K金收購行情曝光!金價最高一錢多少?賣金前一定要看這篇

 
K金收購
 
目錄

家中是不是有幾條戒指、項鍊,平常沒在戴,擺在抽屜裡好幾年了?最近金價一路上漲,大家開始關心「這些飾品是不是可以賣掉換現金」,甚至還有人問:「現在金價最高一錢多少?是不是賣的好時機?」但如果手上的不是純金,而是常見的14K、18K金飾品,很多人就卡住了,因為不知道要去哪找到K金收購的地方,或是不知道價差間距。今天就要一步步介紹,K金到底能不能賣、行情怎麼查、收購價格怎麼算,從估價、流程到注意事項,讓變現既有底氣又安心。

K金是什麼?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能賣?

說到黃金,大家通常想到的是「純金」,也就是 999 或 24K 這種黃澄澄、質地柔軟的金飾。但有沒有注意過,市面上很多戒指、項鍊、耳環,標示的是「14K」或「18K」?這些其實都屬於K金,只是因為顏色多樣、硬度比較好、不容易變形,所以更適合做成日常飾品。問題是,大部分人只知道「黃金能賣」,卻搞不太清楚這些 K 金到底能不能收購,甚至懷疑是不是買到假金飾。所以先從基礎開始,搞懂什麼是 K 金、為什麼它廣泛存在於飾品市場,接著再看它的收購價會怎麼算。

K金收購

K金和純金差在哪裡?

K金其實就是「合金」的意思,把黃金和其他金屬(像是銅、銀、鋅)混在一起,讓材質變得更硬、更耐用。純金的金含量是99.9%,而 K 金的數字則代表它的含金量

例如:

  • 24K(=純金)→ 99.9%

  • 18K → 約75%

  • 14K → 約58.5%

  • 10K → 約41.7%

市面上最常見的是 18K 金,也最受品牌飾品青睞。它的含金量高,顏色好看,且具有較佳的硬度與不易受日常碰撞而變形14K 金價格相對親民,適合製作日常配戴的飾品。22K 雖然含金量更高,但因為硬度不夠,通常比較少拿來製作戒指或手環這類需要承重的飾品。

每種K金都有自己的市場與定位,也因為含金比例不同,而讓收購價格會不一樣。

K金飾品為什麼比較常見?

K金收購

純金飾品雖然保值,但顏色偏重黃、質地柔軟,戴久了容易變形或磨損。K金則能讓設計師有更多發揮空間,甚至能製作成玫瑰金、白K金等多種顏色,讓飾品外型更現代、時髦。因此對消費者來說,K金是一種光澤恰到好處、耐用堅固、價位適中的合理選擇

K金與純金的收購差距

只要能確認飾品的 K 數(通常會刻在飾品內側,如「Au750」代表18K),或者讓專業人員現場檢測含金量,就能照當天金價計算出回收金額。但因為 K 金含金比例不同,價格會比純金低,收購價也會根據金價浮動,所以接下來會進入更實際的計算與行情說明,搞懂到底「金價最高一錢多少」,以及該怎麼預估手上的金飾值多少。

哪些K金飾品最常見、最值得回收?

其實很多人家裡都有K金飾品,不管是情人節收到的項鍊、過年長輩送的手環,還是幾年前買來穿搭的玫瑰金戒指,這些都有可能是K金。打開抽屜,翻出來的飾品上若寫著「750」、「585」、「K18」、「K14」這些數字,那這些其實就是可以被收購的K金資產。只要懂得判斷、願意花點時間估價,不用額外加工、不用等買家,直接變現是完全可行的。

常見的K金飾品類型

K金收購

K金飾品最大宗的用途就是日常穿戴,因此最常見的類型有以下這些:

  • 項鍊:尤其是女用細鍊,很多都是18K或14K製成

  • 對戒:不少結婚對戒、情侶對戒為了耐戴性都採用18K金

  • 手鍊、腳鍊:K金能避免過度變形,適合長時間配戴

  • 耳環:玫瑰金或白K金耳環特別普遍

  • 珠寶鑲嵌底座:K金常作為鑽石、寶石的金屬結構材料

這些飾品的K數雖然不同,但本質都含有黃金,是可以進行回收估價的。

辨識飾品是否為K金的方式

如果不確定飾品是不是K金,有幾個簡單方式可以判斷:

  • 看內側有無標示,例如「AU750」、「K18」、「白K金」、「PT950」、「純白金」等刻印

  • 拿到銀樓或當舖請專業人員用儀器快速測試(免費)

部分老飾品或他牌飾品可能沒刻字,也不代表不能賣,只要能確認含金比例,就能回收。

適合考慮回收K金的情境

很多人是無意中才發現有一堆根本沒戴過的K金飾品。以下這些情況的人,特別適合現在回收:

  • 已不再配戴、風格過時或斷掉的飾品

  • 來自過去關係、離婚、分手留下來的對戒

  • 家人留下來但無人使用的舊飾品

  • 不知道價值、剛好想換現金應急或理財的人

若這些K金閒置,可考慮於金價較高時進行回收,不僅有效利用資產,亦可提升現金流

金價最高一錢多少?

K金收購

在網路上查「金價最高一錢多少」的時候,大概就是想知道:「現在賣金,是不是最賺的時候?」這問題看起來簡單,實際上得先搞懂三件事:單位是什麼?怎麼查行情?K金怎麼換算?不搞清楚,很容易以為「今天金價9,000元」就是可以拿到的回收價,結果一問價格落差很大覺得被坑,但其實差別都出在含金量與單位誤解上。

常見金價單位怎麼算?

單位 換算 用途
1 錢 3.75 克 台灣銀樓最常用
1 台兩 10 錢 = 37.5 克 舊單位,用於大宗交易或珠寶業
1 金衡盎司 約 31.1 克= 8.29 錢 國際金價報價標準單位
1 公克 常用於數據換算,約 0.267 錢 計算最直觀

所以,當看到「每克金價2,300元」,可以換算看看:

  • 1 錢 = 3.75 克 × 2,300 元 = 8,625 元(純金價格)

  • 1 台兩 = 10 錢 =86,250

這些即為查詢黃金價格時常見的單位,僅因不同地區使用的計量單位有所差異。

歷年最高金價

K金收購

過去幾年,黃金價格一路走高,讓不少人開始關心「現在是不是賣金的好時機」。以 2024 年為例,當時因為美國升息趨緩、中東局勢不穩定,加上通膨壓力高漲,市場避險需求大增,台灣金價一度衝破每錢 9,200 元左右的高點,比起 2022 年初的 7,500 元,一錢足足多了近 2,000 元。

到了 2025 年,黃金價格再創新高。根據近期資料顯示,今年夏季每錢金價已突破 11,000 元大關,甚至出現高達 12,200 元的報價,再度刷新歷史記錄。

這是什麼概念?

  • 一條10錢的金鍊(約37.5克),在 2025 年的高點行情下,光價差就可能比兩三年前多出 2 萬到 3 萬元。

  • 如果是18K金(含金量75%),一樣會有對應的上漲,只是換算後仍低於純金價格

因此,很多人會問「金價最高一錢多少才適合賣?」事實上,只要不打算再配戴這些飾品,又剛好遇到金價在高點,現在就是相對不錯的出手時機。與其讓舊飾品繼續擺著,不如趁金價好換成現金。

查到金價還不夠,K金價格要另外折算

雖然可以在網路上查到即時金價,但那是「純金」的價格,不等於 K 金飾品的實際價值。K 金的價格要根據「含金比例」另外計算,否則會高估飾品的變現金額。

舉例來說,若當日金價為每錢 8,625 元,以下是不同 K 數飾品的概算價格(尚未扣除工資與耗損費):

K數 含金量 (%) 每錢估價(3.75克)
24K(純金) 99.9% 約 8,625 元
22K 91.6% 約 7,905 元
18K 75% 約 6,469 元
14K 58.5% 約 5,043 元
10K 41.7% 約 3,596 元

可以看到,單位同樣為一錢,K 數越低、含金越少,回收價自然也會下降。如果手上的飾品是 18K 金,實際價值會是純金的 75%左右。所以當新聞「金價最高一錢達 9,000 元」時是針對純金而言。必須先了解手上的 K 金的含金量,再乘上當日金價,才算出正確的回收價格。

查當日金價的正確管道

K金收購

與其只看新聞標題,不如直接掌握即時數據,以下這些地方都能查到「當日金價」:

  • Google搜尋「金價」:會跳出即時國際金價(以盎司為單位)

  • 台中市銀樓商業同業公會網站:提供每日牌價,依照一錢報價

  • 財經網站如鉅亨網、理財寶:有台幣報價、金價走勢圖

  • 大型銀樓的Facebook粉專:有時會公告當日回收價與牌價差

請注意:很多網站報的是「純金買入價」,不是K金價,更不是實際回收價,若要查K金行情,還是得依「K數 × 含金比例 × 金價」來換算。

簡單公式教K金收購價格怎麼算

想把K金飾品變現,最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:「那這條項鍊值多少錢?」如果沒有大概的估價邏輯,就只能被動接受報價,不如先學會一個最基本的估價公式。

K金收購

估價的基本公式

K金的收購價格,其實可以透過一個概略公式來估算,公式如下:

K金價格 = 實際重量(錢) × 含金比例 × 當日每錢金價

其中:

  • 實際重量:用電子秤秤出飾品的總重

  • 含金比例:例如18K為0.75、14K為0.585

  • 當日金價:查當日每錢純金收購價格(不是牌價)

這個公式並不包含折舊、工資或耗損等扣款,但足以抓出一個範圍。

K數與含金比例對照表

K數 含金比例 常見標示 備註
24K 0.999 Au999、999 純金
22K 0.916 916、22K 台灣較少見
18K 0.750 Au750、18K 最常見的品牌金飾材質
14K 0.585 Au585、14K 價格親民,較適合日常飾品
10K 0.417 Au417、10K 歐美常見,台灣較少收購

實際舉例:估價範例快速算

假設有一條 18K 的項鍊,總重 2.67 錢,今天金價是每錢 8,625 元,那可以這樣估算:

2.67 × 0.75(18K 含金比例) × 8,625 元
= 17,250 元

這就是飾品的「含金價值」,也就是業者會參考的基礎回收價。

但實際成交金額可能會再減去:

  • 耗損費(例如飾品破損、不完整)

  • 工資折舊

  • 其他雜費

K金販售流程+細節

想把K金飾品變現,最好不是直接走進銀樓就問「這條多少?」而是有條理地準備、了解流程,才能在收購現場不慌張,此份簡易流程將協助更加安心地進行K金交易。

K金收購

確認飾品是否為K金

先從最基本的做起:判斷手上的飾品是不是K金。這一步不難,只要找一下飾品上是否有以下這類標示:

  • 18K、750、Au750 → 表示18K金(含金量75%)

  • 14K、585、Au585 → 表示14K金(含金量58.5%)

  • 10K、417、Au417 → 表示10K金(含金量41.7%)

通常會印在項鍊扣環、戒指內圈,字很小要仔細找。如果真的沒有標示,也可以到現場請店家用儀器檢測,幾分鐘內就能知道是不是K金。

預先估價

在還沒去銀樓或當舖前,可以先用簡單公式估算價值:

  • K金估價 = 飾品重量(錢) × 含金比例 × 當日金價(每錢)

舉例來說,飾品是18K(75%)、重2.67 錢,今天金價每錢是 8,625 元,那就:

  • 2.67 × 0.75 × 8,625 = 17,250 元(概算)

這是含金價值,不含工資或折舊扣款,但會對報價有基本判斷力。

整理好飾品

在帶去收購之前,建議先簡單清理飾品,並拆掉與金無關的裝飾件,像是:

  • 吊墜裡的塑膠、水晶、寶石

  • 鍊條上夾的扣子或其他飾品

這樣一來現場不必花時間拆除,也能避免因非金屬部件混入秤重而被多扣價格。

攜帶證件前往

收購黃金屬於合法交易流程,記得一定要攜帶身分證件,以配合店家登記。流程通常如下:

  1. 秤重 → 使用電子秤,確認飾品總重

  2. 驗K數 → 儀器掃描,檢查是否與預估相符

  3. 報價 → 依金價、含金量計算,現場報價

  4. 成交付款 → 若同意價格,當場現金或匯款給付

FAQ

會的,K金收購價格是根據當天的純金行情去換算,所以會隨金價每日上下浮動。舉例來說,當天純金每克2,300元,18K金的收購價就會是這個價格的75%;隔天若金價漲到2,400元,那對應的K金收購價也會同步提高。簡單來說,只要金價有波動,K金回收價就會跟著調整。如果你想掌握好時機賣出,就要注意金價走勢,必要時可觀察幾天後再行動。

不一定,歷史上金價高點曾突破每錢12,000元,但那是特定情勢下的極端行情。一般來說,只要不是急需用錢,可以多觀察近期金價趨勢,選擇相對高點出售。另外,若K金飾品已經多年沒戴、沒有紀念價值,即使不是歷史最高點,能變現就是最實際的價值。

可以的。很多老飾品或國外購買的K金飾品可能沒有刻印,但店家會使用X光儀器或專業驗金工具來檢測含金比例。即使沒有刻印,只要能確認含金比例,都可以進行收購。

大部分店家都會直接以含金量與重量報價,但實際收購時,有些會依據飾品設計、鑲嵌情況扣除部分費用,像是:

  • 手工工資(設計飾品)

  • 拆除非金屬部件(寶石、鍍層)

  • 磅差、磨損損耗等

這些扣款標準不是固定的,所以建議在報價時直接問清楚,能避免誤解與落差。

可以,只要材質還是黃金,就算有斷裂、焊接、變形或變色的痕跡,還是可以進行回收估價。K金收購看的不是外觀是否完美,而是黃金的實際含量與重量。但若修補過程中混入其他材質(如銲錫、金屬線)影響含金比例,會在檢測時被辨識出來,店家通常會先扣除非金屬重量後再計算,這也會影響回收金額。

總結

K金雖不是純金,卻一樣有實質價值,只要理解 K 金數、查對金價、懂得估價與流程,就能在賣出前更加了解其價值。與其讓抽屜裡的飾品繼續閒置,不如趁行情不錯的時候好好整理。如果正在考慮出手,又或者仍然有相關疑問,歡迎前來久大典當機構,協助安心順利地完成交易。

返回頂端